毳羶
成語(Idiom):毳羶(cuì lián)
發音(Pronunciation):cuì l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質或行為丑陋、卑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毳羶的字面意思是指兔子的皮毛,因為兔子的皮毛細軟而且很難剝離,所以用來比喻人的品質或行為丑陋、卑劣。形容一個人品行不端,無禮,卑鄙,丑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毳羶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或行為,通常用于貶義,常常用來批評或嘲笑某人的卑鄙行為。可以在日常生活、文學作品、社交場合等各種場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毳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文中。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在這篇文章中用毳羶來比喻人的品質或行為丑陋,以強調人應該追求高尚的品質和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毳羶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真是毳羶,完全沒有道德底線。
2. 這個人雖然外表光鮮,但內心卻十分毳羶。
3. 不要和那些毳羶的人交往,以免被他們帶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毳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一件由兔子毛制成的衣服,這個人的舉止卑劣、行為丑陋,從而聯想到毳羶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品質和行為相關的成語,比如“丑陋”、“卑鄙”、“無禮”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欺負弱小的同學,真是太毳羶了!
2. 初中生:那個學生作弊考試,被老師發現了,真是太毳羶了!
3. 高中生:他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用盡各種卑鄙手段,真是太毳羶了!
4. 大學生:他明明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卻還是故意傷害了別人,真是太毳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