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
基本解釋
冬至后一日。一說冬至前一日。 唐 杜甫 《小至》詩 仇兆鰲 題解:“《唐會要》:‘ 開元 八年,中書門下奏《開元新格》,冬至日祀圜丘,遂用小至日視朝。’相傳小至為冬至前一日,據《會要》小至是第二日?!抖乓堋罚喝粢孕≈翞槎燎耙蝗?,則詩不當云添綫、動灰矣。” 浦起龍 心解:“玩詩意,當指至后一日,更以卷后《小寒食》詩證之,益信。” 錢謙益 箋注引 邵寶 曰:“小至謂至前一日,如小寒食之類?!?明 宮偉鏐 《念奴嬌》詞:“帆影拖霜逢小至,畫舫水嬉微怯。”
成語(Idiom):小至
發音(Pronunciation):xiǎo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小到極致,極其微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非常小,已經到了極致的程度。形容事物的大小或程度極其微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微小、細微之處,也可用于形容某種極其微小的動作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小至”的起源尚不明確,但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可以找到相關的用法。這個成語的使用頻率并不高,因此具體的故事起源和來源尚不清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小”和“至”兩個詞組成,表示事物的大小或程度達到了極致的微小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花園的設計精巧細致,把每一個角落都考慮得小至一草一木。
2. 她的聲音小至幾乎聽不到,但卻充滿了力量和感染力。
3. 這部電影的細節處理得小至每一幀都精彩絕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小至”與“小極了”進行聯想,兩者的意思相似,都表示事物的微小程度達到了極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古代文學作品或現代文學作品,了解更多關于“小至”的使用場景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媽媽的手指小至一粒米那么細。
2. 小學生:這只螞蟻的體型小至一顆芝麻,但它的力量卻很大。
3. 初中生:這個問題的難度小至只需簡單的計算。
4. 高中生:這幅畫的細節描繪得小至每一筆都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
5. 大學生:這個實驗的誤差小至可以忽略不計,結果非常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