俵賣
成語(Idiom):俵賣(biǎo mài)
發音(Pronunciation):biǎo m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賣東西時用不正當手段欺騙他人,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俵,古代用來裝糧食的袋子;賣,出售。俵賣原指以次品冒充好品出售,后來泛指用欺騙手段售賣商品,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譴責和批評那些以不誠實手段獲利、欺騙他人的行為??捎糜谌粘I钪袑Σ徽\實行為的譴責,也可用于商業活動中對不正當競爭的批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個商販,在賣糧食時,將次品冒充好品出售,以獲取更多的利潤。后來,這個商販被人揭發,被當地官員處以重罰。從此,人們用“俵賣”來形容以欺騙手段售賣商品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以次品冒充好品,實在是俵賣行為。
2. 這家商店經常俵賣,顧客要小心。
3. 不要與那些俵賣的商販交易,以免上當受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俵賣”與“表面”進行聯想,表示事物的表面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卻是次品,有欺騙的成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成語,如“欺世盜名”、“欺上瞞下”等,了解更多與欺騙、不誠實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個同學喜歡在考試時俵賣,老師發現了。
2. 初中生:網絡上有很多俵賣的商家,要注意識別。
3. 高中生:在商業競爭中,俵賣行為是不被允許的,應該堅守誠信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