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言
成語(Idiom):誕言
發音(Pronunciation):dàn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虛假的言辭或承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誕言指的是虛假的言辭或承諾。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人說話不真誠或不守信用,只會說一些空洞的話而不實際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誕言可以用于各種場合,特別是在承諾、許諾、宣傳或政治宣言方面。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會說空話而不實際行動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誕言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據說,戰國時期,晉國有個官員叫趙勝,他是個口若懸河的演說家,常常用華麗的言辭鼓動人們,但卻很少實際行動。他的演講被稱為“誕言”,后來這個詞就被用來形容虛假的言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其中“誕”是形容詞,表示虛假的意思;“言”是名詞,表示言辭或承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承諾只是一句誕言,從來不會實際行動。
2. 這些政治家總是充滿誕言,卻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嘴巴里說出的都是空洞的氣泡,代表虛假的言辭。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誕言相關的成語,例如“空言無補”、“言而無信”等,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答應幫我修自行車,但最后只是說了些誕言,一點都沒有實際行動。
2. 初中生:政客常常在競選時說一些誕言來獲得選民的支持,但上臺后卻很少兌現承諾。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的廣告宣傳充滿了誕言,但實際產品的質量卻很差。
4. 大學生:我們應該選擇那些言而有信的人做朋友,而不是那些口口聲聲卻不實際行動的人。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