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廩
成語(Idiom):糧廩(liáng lǐn)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g l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糧食倉庫,指國家的糧食儲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糧廩源自《詩經·大雅·大明》:“糧廩實廩,我有嘉賓。”意指國家儲備的糧食庫存豐富,可以招待來訪的貴賓。后來,這個成語被引申為國家的糧食儲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國家糧食供應充足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組織的儲備豐富,擁有豐富的資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的《大明》一篇,描述了國家富饒繁榮的景象,其中提到了“糧廩實廩,我有嘉賓”。這個詩句表達了國家糧食豐富,可以招待貴賓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糧廩是一個名詞,沒有固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糧廩充足,不用擔心糧食短缺。
2. 他的倉庫像個糧廩,儲備了大量的商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糧廩”與“糧食倉庫”聯系起來記憶。也可以想象一個倉庫里堆滿了糧食,代表著豐富的資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國家糧食儲備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國家的糧廩很豐富,不用擔心會沒有米飯吃。
2. 初中生:這個組織的經濟實力很強,就像一個糧廩一樣,儲備了很多資源。
3. 高中生:政府應該加強糧食儲備,保障國家的糧廩安全。
4. 大學生:這個農場的糧食產量很高,為國家的糧廩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