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就湯下面
發(fā)音(Pronunciation):jiù tāng xiàm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某種條件下,低層次的人或事物被高層次的人或事物所壓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就湯下面”源自古代飲食習俗。在古代,宴會上,主人會享用上湯,而下面的客人只能喝到剩下的下湯。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在某種條件下,高層次的人或事物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而低層次的人或事物被壓制或忽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社會地位低下的人被高層次的人壓制,或者弱勢群體被強勢群體欺負的情況下。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事物在某種條件下處于被忽視或被壓制的狀態(tài)。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就湯下面”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中。故事中,齊國的公子重耳因為與他的兄弟爭奪王位,被迫流亡到晉國。在晉國,他被安排在宴會上的最下面一個位置,只能喝到宴會剩下的下湯,而不是上湯。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就湯下面”的含義。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就湯下面”由三個漢字組成,結(jié)構(gòu)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公司里,低級員工總是就湯下面,得不到應(yīng)有的待遇。
2. 這個政策只有富人受益,窮人還是被就湯下面。
3. 在這個家庭中,兒子的意見總是被父母就湯下面,無法得到重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就湯下面”想象成一個宴會的場景,高層次的人坐在上面享受上湯,而低層次的人只能喝到下湯,被就湯下面。可以通過這個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社會地位、權(quán)力關(guān)系相關(guān)的成語,如“高人一等”、“居高臨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總是讓我們排隊,有些同學就湯下面,站在最后面。
2. 初中生(13-15歲):大家都去參加聚會了,我卻被父母留在家里,真是被就湯下面了。
3. 高中生(16-18歲):班級里有些同學成績很好,而我就湯下面,總是考不及格。
4. 大學生(19-22歲):在實習的公司里,我只能做一些雜事,被就湯下面,沒有機會接觸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