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摝
成語(Idiom):撈摝(lāo luò)
發音(Pronunciation):lāo l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負責任、不擔當、不負義務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撈摝是一個貶義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不負責任、不擔當、不履行自己的義務。這個詞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他人、不履行自己責任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撈摝經常用于貶低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特別是在他不履行自己的職責或義務的情況下。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例如工作、家庭、學校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撈摝這個成語的起源暫無確切的故事或典故可考。它可能是民間口語中形成的一個詞語,用來形容那些不負責任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撈摝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撈”是動詞,意為“撈取”或“撈起”,“摝”是形容詞,意為“不負責任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撈摝的人,從來不會為別人考慮。
2. 這個撈摝的老板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管員工的死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撈摝”與“不負責任”、“不擔當”等含義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責任、義務相關的成語,例如“不作為”、“不負責任”等,以豐富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撈摝的同學,從來不幫忙整理教室。
2. 初中生:那個撈摝的隊長總是逃避自己的責任。
3. 高中生:我們班的撈摝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給老師帶來很多麻煩。
4. 大學生:這個撈摝的室友從來不打掃公共區域,讓我們很生氣。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撈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