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天崩地坼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bēng dì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天地大亂,極其震驚的景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崩地坼一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九年》。其中,“天崩”指天空崩塌,而“地坼”指地面裂開。整個成語形容天地間的大災變,表示極為嚴重的局勢或場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情況或事件非常嚴重、震撼人心,如戰爭爆發、自然災害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文化傳統。《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中的記載,描述了楚國發生的一場大地震,天崩地坼成為了形容災難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崩地坼的結構是由兩個動詞性成分組成,“天崩”和“地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他聽到自己的公司破產的消息時,感覺整個世界都天崩地坼了。
2. 這場大火使得整個城市變得天崩地坼,人們無法逃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崩地坼”與天空崩塌、地面裂開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生動的形象,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天災人禍相關的成語,如“水泄不通”、“山崩地裂”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了一部電影,里面的場景天崩地坼,好像世界末日一樣。
2. 初中生:這場地震讓整個城市天崩地坼,人們紛紛逃離。
3. 高中生:當我聽到自己的夢想被打破的消息時,感覺整個世界都天崩地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