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諸
基本解釋
(1).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淮南子·覽冥訓》:“夫陽燧取火於日,方諸取露於月?!?唐 陸龜蒙 《自遣》詩之十五:“月娥如有相思淚,秪待方諸寄兩行。” 明 李東陽 《又和王世賞韻》:“天臨華蓋春星近,月照方諸夜水清?!?清 龔自珍 《捕蜮第一》:“又用方諸取月中水洗眼,著純墨衣,則人反見蜮,可趨入蜮羣?!?br>(2).傳說中仙人住所。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協昌期一》:“ 方諸 正四方,故謂之 方諸 ,一面長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協昌期一》:“ 方諸 東西面又各有 小方諸 ,去 大方諸 三千里, 小方諸 亦方面各三百里,周迴一千二百里,亦各別有青君宮室,又特多中仙人及靈鳥靈獸輩?!?南朝 梁武帝 《上云樂·方諸曲》:“ 方諸 上,上云人。業守仁,摐金集 瑤池 ,步光禮玉晨。霞蓋容長肅,清虛伍列真?!薄对企牌呋`》卷七八:“縱賞三清,遨游五岳,往來 圓嶠 ,出入 方諸 ?!?清 繆艮 《沉秀英傳》:“ 秀英 香消玉損,已返 方諸 ?!?/p>
成語(Idiom):方諸(fāng zhū)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到,做事全面、周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諸是由“方”和“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方”表示方方面面、各個方面,“諸”表示眾多的、各種的。方諸一詞意為考慮到各個方面的事情,做事全面、周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諸多用于夸獎一個人做事周到、全面,善于考慮各種因素的能力。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智慧和謀略,也可以用于表達對一個人計劃、決策等的稱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諸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夫諸侯之事君,不可不方諸?!币鉃橹T侯之事君,不能不把各個方面都考慮到。后來,方諸成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做事全面、周到的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諸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方”為動詞,表示方方面面、全面考慮,“諸”為賓語,表示眾多的、各種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制定計劃時,總是能夠方諸細節,考慮到每一個可能的情況。
2. 這個團隊的領導能力很強,能夠方諸各個層面,做出明智的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方諸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站在一個方形的房間里,周圍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他需要考慮到每一個物品的擺放位置和使用方法,以確保整個房間的布置合理、周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方諸相近的成語,如方方面面、全面考慮等,以擴大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做作業時,我會方諸各個題目的要求,仔細思考并認真完成。
2. 初中生: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我會方諸各個科目的知識點,充分準備。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我會方諸自己的興趣、未來發展前景等因素,做出明智的決策。
4. 大學生:在準備畢業論文時,我會方諸各個章節的內容,確保論文的邏輯和完整性。
5. 成年人:在做生意時,我會方諸各個環節,考慮到市場需求、競爭對手等因素,制定出合適的經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