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
基本解釋
(1).《莊子·駢拇》:“臧與穀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穀奚事,則博塞以游。二人者,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謂棄其本職而溺于所好。 莊子 用以比喻追逐外物而殘生傷性。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亡羊等殘生,朽筴何足挾。” 清 唐孫華 《偕同年吳元朗游西涇次友人韻》:“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穀。” 廖仲愷 《有感》詩:“扣馬 夷 齊 思止暴,亡羊臧穀共傷時。”
(2).《列子·說符》:“ 楊子 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 楊子 之豎追之。 楊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心都子 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后因以“亡羊”喻步入歧途而一無成就。 清 魏源 《客懷八首柬龔定盦舍人》之四:“中道牽小術,歧路多亡羊。”
(3).比喻喪失某種事物。 王德鐘 《十九歲述懷》詩:“亡羊往事嗟何補,歷鹿孤蹤感易生。” 梁啟超 《立憲政體與政治道德》:“國會之召集,期限有定,閉會中凟職之舉,俟下次開會而始圖匡正,勢已等於亡羊,而貽國家以不可復之損失者抑既多矣。”參見“ 亡羊補牢 ”。
成語(Idiom):亡羊(wáng yáng)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失去了羊,也泛指失去了東西或者失去了機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亡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亡”意為失去,喪失,而“羊”則指羊。亡羊一詞最初用來形容失去了羊的情況,后來也泛指失去了東西或者失去了機會。這個成語告誡人們要珍惜眼前的東西,不要讓它們白白流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亡羊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失去了某個重要的東西或者機會。比如,你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人失去了一份好工作,或者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商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時候有一位牧羊人,他每天都要帶著羊群出去放牧。有一天,他不小心走失了回家的路,結果羊群中的一只羊也走丟了。當他發現羊丟了之后,非常后悔,但是卻無法找回那只失去的羊。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失去了東西或者機會的情況,從而形成了成語“亡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亡羊得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
2. 她亡羊了,錯過了一次難得的旅行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亡羊”這個成語與丟失羊群的故事聯系起來,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失去相關的成語,如“亡國”,“亡命”,以擴展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昨天我亡羊了,不小心把玩具弄丟了。
2. 初中生:他亡羊了,錯過了一次參加比賽的機會。
3. 高中生:她亡羊了,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我亡羊了,錯過了一次留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