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挨
成語(Idiom):延挨(yán ái)
發音(Pronunciation):yán 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拖延、拖著不走、拖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延挨是由“延”和“挨”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延指拖延、推遲,挨指靠近、接近。延挨的意思是拖延、拖著不走、拖拉。形容人做事拖沓、拖拉,不積極主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做事懶散、不積極,不按時完成任務。可以用于形容工作、學習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延挨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來源于《漢書·食貨志上》中的一則故事。據說,漢朝時期,有一個官員負責監督農田水利工程,但他對工作不積極,拖延時間,最終導致工程無法按時完成。因此,人們用“延挨”來形容這種拖延、拖拉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延挨”的結構是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延挨,從不按時完成任務。
2. 這個學生上課總是延挨,對學習不積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延挨”。可以想象一個人懶散地拖著腳步,拖沓不前,形容他做事拖拉、不積極。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延挨是一個貶義詞,形容人做事拖沓、不積極。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應該時刻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不要延挨。可以通過提高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制定合理的計劃來避免延挨現象的發生。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和那個同學一起做作業,因為他總是延挨,我都等不及了。
2. 初中生:老師交給我們的作業,我從不延挨,總是按時完成。
3. 高中生: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容易延挨,需要提醒自己要積極主動地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