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騾
基本解釋
◎ 馬騾 mǎluó
[mule] 公驢和母馬雜交所生的家畜,力氣較大
英文翻譯
1.{動} mule
詳細解釋
(1).馬和騾。泛指畜生。《全元散曲·端正好》:“死臨頭怎生逃躲,少不的打輪迴作馬騾。” 燕谷老人 《續孽海花》第四八回:“﹝他﹞跳下馬來,把馬交給車夫,鬆了肚帶,撩起鞍鐙,自有人來接著,把馬騾一塊兒溜去了。”
(2).由公驢和母馬交配所生的雜種。身體較驢騾大,耳朵較小,尾部的毛蓬松。俗稱騾。
成語(Idiom):馬騾(mǎ luó)
發音(Pronunciation):mǎ l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性格、能力、才華等方面表現得既有馬的特點,又有騾的特點,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能力兩面都有,既有優點又有缺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馬騾”由“馬”和“騾”兩個字組成。“馬”的特點是勇敢、快速、敏捷,而“騾”的特點是穩重、踏實、持久。因此,“馬騾”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能力兩面都有,既有優點又有缺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能力兩面都有,既有長處又有短處的情況。可以用來表達對一個人的全面評價,但也有時會帶有貶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馬騾”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的齊國。齊國有一位名叫馬騾的將軍,他在戰斗中既能奮勇殺敵,又能穩重謀略,因此深受君王的器重。馬騾的名字后來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能力兩面都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馬騾”的結構是“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有時情緒不穩定,但是在工作上真的是個馬騾,能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2. 她是一個馬騾式的人物,既有創造力又有執行力,非常適合擔任項目經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的形象與“騾”的形象進行對比來記憶這個成語。馬象征著勇敢、快速,而騾象征著穩重、持久。想象一個人的性格或能力既有馬的特點,又有騾的特點,就可以記住成語“馬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馬”和“騾”的成語,如“馬到成功”、“騾子拉磨”等,以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馬騾,既能跑得快,又能堅持學習。
2. 初中生:雖然他在學習上有些困難,但是他的體育成績很好,真是個馬騾。
3. 高中生:他的畫技很高超,但是在溝通能力上還需要改進,可以說是個馬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