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為
基本解釋
大有作為。《孟子·公孫丑下》:“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明史·王直傳》:“陛下鋭意治兵,為戰守計,真大有為之主。” 清 侯方域 《謝安論》:“ 晉 氏之既東也,其相臣前有 王導 ,后有 謝安 。 導 有大有為之識,而無大有為之才; 安 有大有為之量,而無大有為之干。”
成語(Idiom):大有為
發音(Pronunciation):dà yǒu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人或某事具有很大的潛力和前途,有望取得重大的成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某人或某事物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前途,有望取得重大的成就。強調事物的發展趨勢很好,具有極大的發展前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才華、有能力、有前途的人或事物。可以用來形容年輕人的發展潛力,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領域或行業的發展前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孔子世家》中有一則故事:孔子的學生曾子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看到一棵樹上結滿了冰,但是樹下卻沒有一片雪花。曾子感嘆道:“樹上結滿了冰,說明這棵樹的潛力很大,很有前途。”孔子聽后稱贊道:“你的見解很有道理,你將來必定大有為。”這個故事成為了“大有為”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可見他大有為。
2. 這個年輕的演員才剛出道就獲得了多個獎項,他的演藝事業大有為。
3. 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好,投資其中必定大有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大”字與“有為”聯想起來,想象一個人的成就非常大,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前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大器晚成”、“大展宏圖”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哥哥現在成績很好,將來一定大有為。
2. 初中生:他雖然年紀小,但是他的才華很出眾,大有為的前途。
3. 高中生:這個學校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他們都大有為。
4. 大學生:我在大學期間努力學習,希望將來能夠大有為。
5. 成年人:他剛剛創業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真是大有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