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張沒致
成語(Idiom):沒張沒致
發音(Pronunciation):méi zhāng méi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章法、條理,沒有頭緒或沒有章程、制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沒張沒致形容事物沒有明確的規定或安排,沒有一定的順序或條理,缺乏組織性和條理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或行為缺乏規則、無章可循,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計劃或方案沒有明確的安排或條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話:“古之為學者,必有所張乎,若文王之王天下也,其言豐而不費,其行潔而不疚,簡約而文,天下歸之,不難于事君也。若夫子之游,七十有二,于是乎耳目聰明,而志意專一,所張者十數焉,吾未見其知也。”這段話中的“所張者十數焉”就是指所張之事多而雜亂,沒有章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沒張”和“沒致”兩個詞組成,都是副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沒張沒致,缺乏明確的安排和執行步驟。
2. 這個會議沒張沒致,大家都在爭論而沒有達成共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沒張沒致”理解為一個事物或行為沒有章法、沒有明確的條理,形象地比喻為一堆亂七八糟的紙張(張)和沒有明確目標的指引(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如“無章可循”、“無序無章”等,可以進一步擴展對無規則、無條理情況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書包里亂七八糟,東西沒張沒致的。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游戲規則太亂了,根本沒張沒致。
3. 高中生(16-18歲):老師的講解沒有章法,一直沒張沒致,我們都聽不懂。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項目的執行計劃沒張沒致,沒有明確的步驟和安排。
5. 成年人(23歲以上):公司的管理制度沒張沒致,導致工作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