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延
成語(Idiom):款延
發音(Pronunciation):kuǎn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拖延、推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款,拖延;延,推遲。指拖延、推遲時間或辦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拖延或推遲事情的行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時間或事件被延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款延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相傳,唐代大詩人杜甫曾經在官場上遇到一個官員,他常常以各種理由拖延或推遲辦事,導致很多事情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杜甫對此感到非常憤怒和無奈,于是寫下了《款延》這首詩,表達了他對這種拖延行為的不滿和憤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款延著回答我的問題,讓我非常生氣。
2. 這個項目的進展被他的款延所拖慢了。
3. 別再款延了,我們必須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款延”這個成語拆分成兩個部分來記憶。款可以理解為“款待”,而延可以理解為“延長”。所以,你可以聯想到一個人在拖延時間,卻一直在款待自己,延長自己的休息時間。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款延相關的成語,例如“拖延癥”、“拖泥帶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不喜歡和款延的同學一起做項目,因為他總是拖慢進度。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說要布置作業了,可是他款延了很久才開始寫。
3. 高中生(16-18歲):我真不明白為什么他總是款延交作業,這樣只會給自己增加壓力。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團隊的進展一直被一個人的款延所拖慢了,真是讓人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