寖多
成語(Idiom):寖多
發音(Pronunciation):jìn d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情況、事物等復雜多樣,不易一一概括或判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寖多表示事物或情況的復雜多樣,難以簡單明了地概括或判斷。它強調了事物的繁雜和多樣性,暗示了需要全面考慮和辨別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寖多常用于描述復雜的情況、問題或事物。當面對一個復雜的問題或局面時,可以使用寖多來表達對其多樣性和復雜性的認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山上捉到了一只獵狐,但他卻無法確定這只狐貍是雌性還是雄性。于是,他向眾人請教,但得到的回答卻是各不相同的。最終,他意識到這只狐貍的性別是復雜多樣的,無法簡單判斷。這個故事成為了“寖多”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寖多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寖”和“多”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涉及的因素太寖多了,我們需要全面考慮。
2. 這個項目的難度非常大,因為涉及到了寖多的利益關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寖多”與“復雜多樣”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嘗試使用寓言故事中的情景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復雜性相關的成語,例如“復雜多變”、“紛繁復雜”等。探索這些成語的起源和用法,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這個游戲的規則太寖多了,我都不知道該怎么玩。
2. 初中生(13-15歲):歷史課上的問題都太寖多了,我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去思考。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科學實驗設計的因素非常寖多,需要全面考慮各種影響因素。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現代社會的問題十分寖多,需要我們用系統思維去分析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