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筐
成語(Idiom):竹筐
發音(Pronunciation):zhú k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容易泄露秘密或難以保守機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竹筐是一種由竹子編制而成的容器,它的結構相對簡單,容易讓人看到里面的東西。因此,“竹筐”成語比喻事情容易泄露秘密或難以保守機密,暗示人們要慎重保守秘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提醒人們在處理機密事務時要保守秘密,不可輕易泄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有兩個人一起去山上放牛,其中一個人拿了個竹筐去裝采集的蘑菇。他們看到山上有人挖藍田玉,一個人想把這個消息告訴別人,于是他對另一個人說:“我手里拿著一個竹筐,你看我手里有什么?!绷硪粋€人看到了竹筐里的蘑菇,就把山上挖藍田玉的事情告訴了別人。從此,人們就用“竹筐”來比喻容易泄露秘密的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式,沒有固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竹筐,你告訴他的事情別人都知道了。
2. 這個項目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差,簡直就是個竹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個竹筐,里面裝滿了秘密,但竹筐的結構很簡單,容易泄露秘密。通過這個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泄露秘密”、“保守機密”等。還可以學習與保密相關的文化知識,如保密法規定、保密措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不該告訴別人我的生日禮物是什么,他真是個竹筐。
2.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考試的內容要保密,我們都不能成為竹筐。
3. 初中生:在做實驗的時候,我們要保守實驗結果的秘密,不能成為竹筐。
4. 高中生:學校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沒有出現任何竹筐事件。
5. 大學生:在研究機密項目的時候,我們要嚴守保密,不能成為竹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