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圈入圈出
發音(Pronunciation):quān rù quān c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一個圈子內進進出出,形容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圈入圈出”由兩個相同的動詞“圈”組成,表示在一個圈子內進進出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們進出不斷、熱鬧非凡的場景。它常用來形容人流不斷、活動繁忙的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多、熱鬧的場合,比如市場、商場、車站、公園等地方。它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團體或組織的活動非常緊張、忙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描寫賈府內的宴會,場面熱鬧非凡。這段描寫中有一句話“圈入圈出,東進西退”,形容了宴會上人們進進出出的情景。后來,這句話就演變成了成語“圈入圈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的集市非常熱鬧,人們圈入圈出,買賣聲不絕于耳。
2. 車站上人來人往,忙得像個圈入圈出的螞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圈入圈出”聯想為一個人在一個圓圈內不斷進出,形成一個動態的畫面。可以通過想象這個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了解其他與“圈入圈出”類似的成語,比如“人山人海”、“絡繹不絕”等,它們都可以用來形容人多、熱鬧的場合。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放學后,學校門口總是圈入圈出的人群,大家都在等著接孩子回家。
2. 初中生(12-15歲):參加學校的運動會,操場上人山人海,同學們圈入圈出,爭先恐后地參加各項比賽。
3. 高中生(15-18歲):參加高考的考生們進進出出,緊張而忙碌,希望能夠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18-22歲):在圖書館里,學生們圈入圈出,忙著找書、借書、復習,為期末考試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