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硯
基本解釋
硯名。用龍尾石制成的硯。產 江西省 婺源縣 。為硯中之上品。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 李后主 留意筆札,所用澄心堂紙, 李廷珪 墨,龍尾硯,三者為天下冠。” 清 葉廷琯 《吹網錄·明道二年貢硯銘》:“蓋 宋 人本重龍尾硯,故歲取以充貢篚。”
成語(Idiom):龍尾硯(lóng wěi yàn)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wěi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書法、繪畫等技藝的高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尾硯是由“龍”、“尾”和“硯”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龍”象征著神秘、威嚴和力量;“尾”表示末端,即最后一部分;“硯”則代表書法、繪畫等藝術。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技藝高超,達到了最高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尾硯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的書法、繪畫等藝術技巧非常高超,達到了極致的水平。可以用于表揚那些在特定領域具有卓越才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龍尾硯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傳說。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張仲景的醫學家,他的醫術高超,被譽為“醫圣”。有一天,他在寫下一篇《傷寒雜病論》時,用了一支特別的硯臺。這支硯臺形狀獨特,像一條龍的尾巴。張仲景的字寫得非常漂亮,醫術也非常高超,因此人們就用“龍尾硯”來形容他的技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法水平真是龍尾硯,無人能及。
2. 這位畫家的作品真是龍尾硯,栩栩如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龍尾硯”這個成語與高超的技藝聯系在一起,想象一條龍的尾巴上放著一塊硯臺,表示技藝達到了最高水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和成語,可以拓寬視野,增加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畫畫水平還不夠好,希望有一天能夠達到龍尾硯的水平。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書法家,能夠寫出龍尾硯一樣的字。
3. 高中生:他的音樂才華真是龍尾硯,每次演奏都讓人陶醉其中。
4. 大學生:他的編程技術真是龍尾硯,每次寫的代碼都非常精妙。
5. 成年人:他的演講技巧真是龍尾硯,每次的演講都能夠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