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檗
基本解釋
喻指處境寒苦艱辛。檗,即黃檗、黃柏,性寒味苦。 唐 白居易 《三年為刺史》詩:“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 清 錢謙益 《劉一燝授光祿大夫母楊氏加贈一品夫人制》:“相夫子于盛年,則冰檗有聞;撫諸孤于稚弱,則荼苦無間。恒其貞德,終為母師。”
成語(Idiom):冰檗(bīng bò)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b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心地冷酷無情,沒有感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冰檗是由“冰”和“檗”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冰檗原指一種植物,冰檗的葉子形狀像冰片,因此得名。引申為形容人的心地冷酷無情,沒有感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冰檗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冷酷無情,沒有感情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待他人的態度冷漠,沒有同情心,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感情的態度冷淡,不重視感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冰檗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馮氏家傳》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男子因為妒忌他人,而對自己的妻子冷酷無情,最終導致了妻子的悲劇。這個故事中的男子被形容為冰檗,意味著他心地冷酷無情,沒有感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冰檗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冰和檗。冰檗的意思是形容人的心地冷酷無情,沒有感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朋友總是冷漠無情,真是個冰檗。
2. 她對感情很冷淡,像個冰檗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冰檗的形象與冷酷無情的人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冰冷的檗木,沒有任何溫暖的感覺,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冰檗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冰檗相關的成語,如“冷面寒鐵”、“冷酷無情”等,可以幫助加深對冰檗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對同學們總是冷漠無情,就像個冰檗一樣。
初中生:她對感情很冷淡,就像個冰檗。
高中生:他對待他人總是冷酷無情,真是個冰檗。
大學生:她對感情很冷漠,就像個冰檗一樣。
成年人:他對待他人總是沒有感情,真是個冰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