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實
成語(Idiom):俎實
發音(Pronunciation):zǔ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真實、確鑿,毫無虛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俎實源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信而有諸,不如無信而俎實。”形容人言行真實可信,比起虛假的言行更加可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真實可信,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確鑿無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古代祭祀時,宰牲者將祭品放在俎(zǔ)上,以供神靈享用。如果祭品是真實的,就可以得到神靈的保佑。因此,“俎實”一詞逐漸引申為形容事物真實可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一向俎實可靠,大家都非常信任他。
2. 這份報告的數據來源嚴謹,俎實無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俎實”與“真實”進行聯想,它們的發音相似,含義也相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真實、可信相關的成語,如“確鑿無疑”、“真假莫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寫得俎實,沒有一點假話。
2. 初中生:這個實驗結果經過多次驗證,可以說是俎實的。
3. 高中生:他的演講內容俎實可信,讓人深受啟發。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