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
基本解釋
◎ 月餅 yuèbǐng
[moon cake (esp. for the Mid-Autumn Festival)] 有餡的圓點心,中國中秋節(陰歷八月十五)應時的食品
英文翻譯
1.moon cake
詳細解釋
一種圓形有餡的餅餌,為中秋節應時的食品。 宋 周密 《武林舊事·蒸作從食》:“月餅、餣子、炙焦、肉油酥、燒餅。”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月餅》:“至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 冰心 《超人·離家的一年》:“同學們都在樓下玩月, 小唐 拉他坐下,遞給他一塊月餅。”
成語(Idiom):月餅
發音(Pronunciation):yuè b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的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食品,通常由糯米制成,餡料多種多樣,包括豆沙、蓮蓉、五仁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月餅是一種中國傳統的糕點,形狀圓餅狀,象征著團圓和和諧。它由外皮和內餡組成,外皮通常由糯米制成,內餡則有多種選擇,如豆沙、蓮蓉、五仁等。月餅在中秋節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人們會將月餅作為禮物互贈,同時也會自己品嘗。月餅的口感豐富多樣,既有咸味的也有甜味的,每一種口味都有其獨特的風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人們在這一天會聚在一起,共同享用月餅,表達對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月餅也常用作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表達祝福和感恩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月餅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中秋節,據說最早是為了紀念古代的抗擊外敵的英雄——后羿而制作的。后羿是一個傳說中的英雄,他射下了十個太陽,拯救了人們的生活。為了紀念他的功績,人們在中秋節吃月餅,象征著對后羿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月餅是一個名詞,沒有特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月餅。
2. 他送給我一盒精美的月餅,讓我感受到了他的關心和祝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中秋節相關的其他元素進行聯想記憶,比如月亮、家人團聚等。也可以結合自己喜好的口味,選擇自己喜歡的月餅口味,讓記憶更加深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和故事,了解其他中國傳統糕點和節日食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是中秋節,我和家人一起吃月餅,感覺非常開心。
2. 初中生:我給朋友送了一盒月餅作為生日禮物,她非常喜歡。
3. 高中生:在中秋節這天,人們會互贈月餅,表達對親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4. 大學生: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人們會團聚在一起,共同品嘗美味的月餅,感受家的溫暖。
希望這份關于“月餅”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和記憶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