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吏
基本解釋
官倉中的胥吏。《史記·貨殖列傳》:“ 宣曲任氏 之先,為 督道 倉吏。”
成語(Idiom):倉吏(cāng lì)
發音(Pronunciation):cā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貪污賄賂的官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倉吏又稱為“倉官”,是古代管理糧倉的官員。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貪污賄賂的官吏。它用來形容那些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濫用職權的官員,以及那些貪圖不義之財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腐敗的官員,或者用來批評那些違法亂紀、貪污受賄的人。它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比如新聞報道、社會評論、政治漫畫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倉吏”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場腐敗現象。在古代,倉吏是負責管理糧倉的官員,他們有權利掌管大量的糧食資源。然而,一些倉吏利用職權謀取私利,貪污受賄,給百姓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和痛苦。這個成語就是對這些貪污賄賂的官吏的批評和諷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倉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倉”是指糧倉,“吏”是指官員。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容易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員竟然把糧食私自賣掉,真是一個典型的倉吏。
2. 這個公司的高管層都是一群倉吏,只顧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員工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站在倉庫門口,手里拿著一把大鑰匙,他暗地里偷偷地將糧食賣掉,私自獲利,這就是一個倉吏。通過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中國古代官場腐敗的歷史和文化,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倉吏偷偷地將糧食賣掉了,讓人們沒有糧食吃。
2. 初中生:這個倉吏貪污了大量的錢財,損害了國家的利益。
3. 高中生:這個倉吏的行為違反了紀律法規,應該受到嚴懲。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加強監督,防止出現倉吏這樣的腐敗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