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革
基本解釋
書寫在皮革上。謂以皮革為書寫材料。《漢書·西域傳上·安息國》:“書革,旁行為書記。” 顏師古 注:“今西方 胡 國及南方 林邑 之徒,書皆橫行,不直下也。革為皮之不柔者。”
成語(Idiom):書革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書籍被破壞或毀滅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革是由“書”和“革”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書”指的是書籍,“革”指的是革命。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書籍被破壞或毀滅的情況。它可以用來表示文化被毀、知識被破壞、學術淪喪的現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革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古籍被毀、文化遭到破壞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現代社會中,對知識、教育、文化的輕視和忽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書革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在這個時期,大量的文化遺產和古籍被毀滅,知識分子受到迫害。書革成為了描述這一時期的象征性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書革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書”修飾名詞“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多古籍被焚毀,真是一場大規模的書革。
2. 現代社會,很多人都不重視閱讀,這是一種對知識的書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本書被撕破,變成了碎片,形象地表示書籍被破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歷史,以及對知識和教育的重要性。可以閱讀相關的書籍或者觀看紀錄片來深入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文化大革命時期,書革使得很多寶貴的書籍被毀掉了。
2. 初中生:書革是一場對知識的破壞,我們要珍惜書籍和學習的機會。
3. 高中生:書革是一個歷史的警示,我們應該努力保護文化遺產和知識傳承。
4. 大學生:現代社會中,雖然沒有書革的情況,但我們不能忽視對知識和教育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