搢笏
成語(Idiom):搢笏(jīn hù)
發(fā)音(Pronunciation):jīn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儀表端莊、舉止得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搢笏是古代官員佩戴的一種儀仗。搢笏由搢(jīn)和笏(hù)兩部分組成。搢是官員佩帶在身上的裝飾品,笏則是官員在公務場合所使用的一種儀仗。因此,搢笏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儀表端莊、舉止得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搢笏一詞多用于形容官員或有地位的人的儀表舉止,也可用于形容一般人的儀態(tài)端莊。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搢笏來形容一個人的儀表得體、舉止端莊,表達對其尊重和敬佩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搢笏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尚書·虞夏書·夏官》中。據(jù)說,古代官員在公務場合佩戴搢笏,是為了顯示他們的身份和地位。佩戴搢笏的官員必須舉止得體,儀表端莊,以示尊重和權威。因此,搢笏一詞逐漸演變成形容一個人的儀態(tài)得體,舉止端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搢笏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表舉止總是搢笏得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她穿著整齊,舉止得體,真是一個搢笏人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搢笏一詞??梢韵胂笠粋€佩戴著搢笏的官員,儀表端莊,舉止得體,展現(xiàn)出權威和尊重的形象。將這個形象與搢笏一詞聯(lián)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官員的儀仗制度,以及古代官員的佩帶物品和禮儀規(guī)范。還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的儀表舉止的成語,如“風度翩翩”、“儀表堂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課時總是搢笏得體,我們都很喜歡聽她的課。
2. 初中生:他平時舉止得體,像個搢笏的大人物,所以受到同學們的尊敬。
3. 高中生:她的儀表端莊,舉止得體,給人一種搢笏的感覺,令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