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肘脅之患 (zhǒu xié zhī huàn)
發音(Pronunciation):zhǒu xié zhī h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內部的威脅或隱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肘脅之患源自《左傳·威公十四年》:“肘脅之患,無小可犯者。”比喻內部的危險和威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內部的威脅或隱患,特別是在團隊、組織或國家內部存在著一些潛在的問題或矛盾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在《左傳》中,魯國威公十四年,魯國內部發生了一場政治斗爭,公子小白成為了王位的威脅。當時的大夫子產提醒威公,說“肘脅之患,無小可犯者”,意思是內部的威脅不容忽視。從此,這個成語就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肘脅之患由“肘脅”和“之患”兩部分組成,其中“肘脅”指的是手肘和肋骨,比喻身體內部的隱患;“之患”表示的是威脅和危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公司內部存在著一些肘脅之患,需要及時解決。
2. 隊伍內部的肘脅之患會影響整體的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肘脅”聯想為身體內部的隱患,而“之患”則表示威脅和危險,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成語相關的歷史故事和典故,以及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內憂外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里的肘脅之患是同學之間的爭吵和沖突。
2. 初中生:學校的肘脅之患是學生之間的欺凌和暴力行為。
3. 高中生:政府需要解決國內的肘脅之患,來保障社會的穩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