绤絺
成語(Idiom):绤絺(xì lí)
發音(Pronunciation):xì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衣著華麗,豐富多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绤絺是由“绤”和“絺”兩個字組成的,其中“绤”的本義是絲綢的一種顏色,引申為華麗;“絺”的本義是細碎的絲綢,引申為多彩。绤絺形容人的衣著華麗,豐富多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绤絺常用來形容女子的衣著,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物品的華麗、豐富多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绤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車轄》中的一句詩:“四牡綏綏,六轡既已綏綏。”其中“綏綏”即為绤絺的意思,形容車馬的裝飾華麗。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用來形容人的衣著華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绤絺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沒有明確的主語和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身穿一襲绤絺的禮服,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2. 這幅畫的色彩絢麗多彩,真是绤絺一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穿著華麗、豐富多彩的女子,她身上的衣服如絲綢般細碎,散發出絢麗的光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服飾相關的成語,如“錦繡前程”、“富貴榮華”等,來擴展對绤絺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她穿著一件绤絺的裙子參加了舞會。
2. 初中生(13-15歲):這家服裝店的衣服款式多樣,绤絺的衣服非常受歡迎。
3. 高中生(16-18歲):她的婚紗非常绤絺,宛如公主一般。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時尚品牌的服裝都非常绤絺,是時尚達人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