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詞
成語(Idiom):證詞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c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法庭上作證的證人所說的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證詞是指在法庭上作證的證人所說的話。在司法過程中,證人通過作證提供證據來支持或反駁案件的事實和真相。證詞的內容應當真實、準確,并且應當經過嚴格的審查和證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證詞這個成語主要用于描述在法庭上作證的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場合中提供證據或證明的言辭。例如,可以說某人的證詞是關鍵證據,或者某人的證詞對案件的結果產生了重大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證詞的起源故事并不清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證詞是一個名詞,由“證”和“詞”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庭審中,他提供了一份有力的證詞。
2. 這位證人的證詞對案件的結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法庭上,舉起手來,發表重要的證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法律術語和法庭程序,了解更多關于法律和司法系統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在偵破案件的過程中,警察需要收集證據和詢問證人的證詞。
2. 初中生(13-15歲):在法庭上,提供虛假證詞是違法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一個公民,我們應該勇于站出來作證,為正義發聲,提供真實的證詞。
4. 大學生及以上:在法庭上作證是一項嚴肅的責任,證人應當盡力提供準確的證詞,以確保案件的公正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