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用
納用(nà yòng)
發音:nà yòng
基本含義:納用指納納之用,即接納并使用。
詳細解釋:納用是一個四字成語,由“納”和“用”兩個字組成。納有接納、收納之意,用表示使用。納用指接納并使用,表示對人才或物品的重視和利用。
使用場景:納用一詞常用于形容人才被重用或物品被充分利用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才在工作或事業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重視,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物品被有效地利用起來。
故事起源:納用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楊震的官員,他年輕時曾經在一家商店打工。有一天,他在商店里看到一本書,覺得非常好看,于是請商店老板借給他。老板猶豫了一下,覺得年輕人看書沒有什么壞處,于是答應了他的請求。楊震借了書之后,非常認真地閱讀,并且從中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后來,楊震成為了一位有很高才能的官員,他在官場上受到了很多人的贊賞和重用。人們都說,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是因為他年輕時被納用了一本好書。
成語結構:納用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表示對人才或物品的重視和利用。
例句:
1. 這家公司非常懂得納用人才,所以能夠吸引到很多優秀的員工。
2. 這把琴曾經被一位大師納用過,所以非常有收藏價值。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納用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接受面試時被公司納用,然后開始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關于人才培養和利用的知識,可以深入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和人才開發的相關理論和實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納用了我做班長,我會好好負責的。
2. 初中生:學校納用了我擔任學生會主席,我會盡力為大家服務。
3. 高中生:我希望大學能夠納用我,讓我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才能。
4. 大學生:我希望未來的公司能夠納用我,讓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