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kǒu dāi mù dèng ㄎㄡˇ ㄉㄞ ㄇㄨˋ ㄉㄥˋ口呆目瞪
嘴說不出話,眼發直。形容很吃驚的樣子。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轉向者的言談,到左聯就奉為圣旨,這真使我口呆目瞪。”亦作“ 口呆目鈍 ”。 克非 《春潮急》二五:“ 張福壽 頓時口呆目鈍,半天才小聲說:‘我曉得的喃!我又沒去戴過紅花、吃過油大。’”參見“ 目瞪口呆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口呆目瞪
成語(Idiom):口呆目瞪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dāi mù d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驚訝到無言以對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當你遇到令人震驚或驚訝的事情時,口呆目瞪的表情就是無法掩飾的反應。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呆若木雞、目瞪口呆的樣子,表示對于所見所聞無法作出任何反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呆目瞪常用于形容某人在遇到令人震驚或意外的情況下無法做出反應的狀態。可以用于描述在面對突發事件、驚喜、嚇人的場景時的反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口呆目瞪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錄。但是,這個成語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中,人們面對神秘的仙人、妖怪或超自然現象時,常常會呆若木雞、目瞪口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口呆目瞪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口呆”和“目瞪”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他聽到自己中了一等獎時,他呆若木雞、口呆目瞪,無法相信自己的好運。
2. 當小明看到他最喜歡的明星出現在他面前時,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忘了說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口呆目瞪”這個成語:
將“口呆”與“目瞪”兩個詞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遇到令人驚訝的事情時,他會張大嘴巴(口呆)并直視前方(目瞪),完全無法說話或做出反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口呆目瞪”相關的成語,如“目瞪口呆”、“目瞪口結”等,以擴展你的成語知識儲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聽到老師宣布我們放假一天時,我口呆目瞪地站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2. 初中生:當我看到同桌拿到了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單時,我目瞪口呆地望著他,心里充滿了羨慕和驚訝。
3. 高中生:當我聽到自己被大學錄取時,我呆若木雞、口呆目瞪,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悅和興奮。
4. 大學生:當我在大街上看到一場突發的車禍時,我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5. 成年人:當我聽到公司要裁員的消息時,我呆若木雞、目瞪口呆,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