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身
成語(Idiom):萍身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社會中地位低微、身份不穩定,沒有根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萍身”由“萍蓬”和“身”兩個詞組成。其中,“萍蓬”指的是浮萍、蓬蒿等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形容漂泊無定、沒有根基的狀態;“身”指的是人的身份、地位。因此,“萍身”表示一個人在社會中地位低微、身份不穩定,沒有根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社會地位低下、沒有根基的人。可以用來形容貧困、流浪的人,或者指某個職位地位不穩定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萍身”最早出自唐代文學家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五》:“況乃萍身,何以招之?”意思是說身處漂泊無定的狀態,如何能夠吸引他人與之交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萍蓬 + 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是個萍身之人,沒有固定的職業。
2. 這個人在社會上地位低下,真可謂是萍身之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片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沒有根基,沒有固定的位置,就像一個沒有身份、地位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社會地位相關的成語,如“卑微”、“無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的爸爸工作不穩定,是一個萍身之人。
2. 小學生:大家都不喜歡小紅,因為她家很窮,是一個萍身之輩。
3. 初中生:這個城市有很多流浪漢,他們都是萍身之人。
4.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很容易變成萍身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