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櫳
成語(Idiom):巖櫳
發音(Pronunciation):yán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堅固、穩固的支撐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巖櫳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巖”和“櫳”。巖指的是堅硬的石頭,櫳指的是門窗的橫木。巖櫳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成語,用來比喻堅固、穩固的支撐物,也可以形容人的品質堅強不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巖櫳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堅固的事物或人的堅定不移。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品質或描述一個物體的穩定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班超傳》中有一段故事,講述了班超在西域遇到了一座高山,山上有一塊巨石,擋住了去路。班超便讓士兵們用力推動巨石,結果巨石紋絲不動。班超想到了一種辦法,叫士兵們找來一根長木桿,用力撬動巨石,最終成功移動了巨石。從此以后,人們用“巖櫳”來形容堅固的支撐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意志堅如巖櫳,不會被任何困難打倒。
2. 這座大橋的支撐柱堅固有力,堪稱巖櫳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巖石的堅硬和門窗的橫木,形成一個堅固的支撐物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堅固、穩固相關的成語,如“磐石之安”、“鐵樹開花”等,擴展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這個籃球架堅固得像巖櫳一樣,不會倒掉。
初中生:他的意志堅如巖櫳,不會被挫折打敗。
高中生:這個地方的建筑物都是巖櫳一樣的堅固,經得起各種天災人禍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