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糇
基本解釋
干糧。亦泛指普通的食品。《詩·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之愆?!?高亨 注:“干餱即干糧。這里用以代表普通的食品。” 宋 司馬光 《論以公使酒食遺人刑名狀》:“《詩》有《鹿鳴》、《伐木》、《既醉》、《行葦》,美宴好之相樂,刺乾餱之失德。” 清 劉青藜 《乞兒行》:“羞澀客囊空,聊復遺乾餱?!?/p>
成語(Idiom):干糇(gān hóu)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食物吃,餓得受不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糇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干”指沒有,沒有食物;“糇”指糧食,即飯食。干糇的意思是沒有食物可吃,非常饑餓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糇常用于形容極度饑餓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饑餓的人或者描述某個地方食物極度匱乏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干糇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村社會。在古代農村,糧食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而糧食的供應往往受到天候、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當糧食供應緊張或者遭遇災害時,人們就會面臨沒有食物可吃的困境。因此,干糇這個成語就形成了,用來形容人們在饑餓時的無奈和痛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糇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幾天連續加班,每天都干糇,都沒時間吃飯。
2. 在那個貧困的山村里,孩子們經常干糇,吃不飽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干糇這個成語??梢韵胂笞约涸谝粋€荒無人煙的荒漠中,沒有食物可吃,非常饑餓的情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干糇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展對干糇的理解,如“饑寒交迫”、“窮困潦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樂園玩了一整天,回家的路上已經干糇了。
2. 初中生:考試前幾天,我每天都在復習,都沒時間吃飯,感覺自己干糇了。
3. 高中生:夏天的時候,我去參加了一個戶外活動,由于沒有帶足夠的食物,一整天都干糇著。
4. 大學生:期末考試的時候,我每天都在圖書館里復習,有時候都忘記吃飯了,真的干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