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獅子舞
基本解釋
唐 代的一種舞樂。《通典·樂六》:“太平樂,亦謂之五方獅子舞。獅子摯獸,出於西南夷、 天竺 師子 等國,綴毛為衣,象其俛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拂為習弄之狀,五師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抃以從之,服飾皆作崑崙象。”參閱《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成語(Idiom):五方獅子舞
發音(Pronunciation):wǔ fāng shī zi w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多方面的合作和協調,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或解決一個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五方獅子舞”源于中國傳統的舞獅表演,舞獅需要由五個人合作才能完成。這個成語比喻不同的人或團體在共同努力下,協調合作,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或解決一個問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多方面的合作和協調,特別是在團隊合作、項目推進、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舞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表演藝術形式,其中的五方獅子舞是一種需要五個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舞蹈。這個成語的起源就是從五方獅子舞中演化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方獅子舞由“五方”、“獅子”和“舞”三個部分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需要五方獅子舞,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2. 只有各方面的合作和協調,才能實現五方獅子舞,共同解決社會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五個人合作舞獅的場景形象地想象在腦海中,將五方獅子舞與多方面的合作和協調聯系起來,有助于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舞獅表演,以及其他與團隊合作和協調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上演了一場五方獅子舞,同學們合作得很好。
2. 初中生:在團隊項目中,我們需要像五方獅子舞一樣,各盡所能,共同完成任務。
3. 高中生:社會發展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和協調,才能實現五方獅子舞,共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