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ù tiāo zhī zǔ ㄅㄨˋ ㄊㄧㄠ ㄓㄧ ㄗㄨˇ不祧之祖
不遷入祧廟的祖先,一般指創業之祖。常用以比喻創立某種事業永遠受到尊崇的人。 清 吳喬 《答萬季埜詩問》:“至於 空同 ,唯以高聲大氣為 少陵 ; 于鱗 ,唯以皮毛鮮潤為盛 唐 ,其義本欲振起‘中’‘晚’,而不知全無自己,以病為藥也。然在今日,遂為不祧之祖,何也?”亦作“ 不祧之宗 ”。 清 黎庶昌 《<續古文辭類纂>序》:“ 曾文正公 略師 班氏 ,其文規恢閎闊,遂崒然直躋兩 漢 ,況進於此者邪?故今斷以 馬 、 班 、 韓 、 歐 為百世不祧之宗云。”參見“ 不祧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不祧之祖
成語(Idiom):不祧之祖
發音(Pronunciation):bù tiāo zhī z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家族中沒有被祭祀的祖先,也比喻被忽視或被遺忘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不祧之祖”源自于《史記·孔子世家》。在古代中國,祭祀祖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儀式,人們通過祭祀來表達對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然而,如果一個人的祖先沒有被祭祀,被忽視或被遺忘,那么這個人就被稱為“不祧之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被忽視或被遺忘的人。可以用來描述某個人在團隊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或者某個重要的歷史人物被人們遺忘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孔子丘沒有被祭祀,被稱為“不祧之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是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的祖先也可能被忽視或被遺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不祧之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就像是一個不祧之祖,從來沒有得到過重要的任務。
2. 這位科學家是一位被人們遺忘的不祧之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不祧之祖”就是沒有被祭祀的祖先,類似于被忽視或被遺忘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傳統祭祀文化和家族觀念,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無疆之害”、“無嗣之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小狗就像是家里的不祧之祖,從來沒有得到過主人的關注。
2. 初中生:在班級里,有些同學就像是不祧之祖,從來沒有被老師表揚過。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被人們遺忘的不祧之祖,他們的貢獻被忽視了。
4. 大學生:在團隊中,有些成員就像是不祧之祖,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