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鉛
成語(Idiom):膏鉛 (gāo qiān)
發音(Pronunciation):gāo q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法筆力雄渾有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膏鉛是中國古代用于寫字的工具,膏是研磨墨汁的材料,鉛是用來制作筆尖的材料。膏鉛成語形容文章或書法筆力雄渾有力,字跡飽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章、書法、繪畫等創作作品的筆力雄渾有力,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膏鉛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代的書法家王羲之。據傳,王羲之年輕時,他的筆畫力度較弱,字跡不夠飽滿。為了改進自己的筆法,他特地用膏鉛來磨墨,使墨汁更濃稠,筆尖更有力度。后來,他的書法作品因為筆力雄渾有力而受到了廣泛贊賞,膏鉛成語因此而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法作品字跡飽滿,筆力如膏鉛般雄渾有力。
2. 這篇文章的筆力非常雄渾,宛如膏鉛一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膏鉛的形象與雄渾有力的書法作品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書法、繪畫相關的成語,如墨守成規、筆走龍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書法字跡飽滿,就像膏鉛一樣有力。
2. 初中生:他的文章筆力雄渾,字跡飽滿,仿佛膏鉛一般。
3. 高中生:這位書法家的作品筆力雄渾有力,如同膏鉛一般,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