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
基本解釋
(1).不端正;不正派;不正當?!?a href="/r_ci_fc95f725af8b570ef9ec280bfb8fcbf8/" target="_blank">論語·子路》:“身不正,雖令不從?!?漢 劉向 《列女傳·趙悼倡后》:“ 倡后 淫佚不正,通於 春平君 ?!?唐 韓愈 《潮州謝孔大夫狀》:“積之於室,非廉者所為;受之於官,名且不正?!薄对企牌呋`》卷三二:“目不欲視不正之色,耳不欲聽丑穢之言?!?茅盾 《子夜》十四:“我聽說這件事是 屠維岳 理虧,是他自己先做得不正?!?br>(2).無政,謂政治混亂?!兑葜軙の浞Q》:“岠嶮伐夷,併小奪亂,﹝辟﹞強攻弱而襲不正,武之經也。” 朱右曾 校釋:“不正,猶言無政。”
(3).猶不準確。 唐 李白 《青山獨酌》詩:“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br>(4).不純正。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九·甜酒灰酒》:“予以二酒相和味且不正,兼之石灰苦烈,何好之有?”
謂不征稅。正,通“ 征 ”。征,賦稅?!?a href="/r_ci_1fd8ed6abb6e1d26f945cc57ac6e7acb/" target="_blank">管子·戒》:“關幾而不正,市正而不布?!?/p>
英文翻譯
1.obliquity
成語(Idiom):不正之風(bù zhèng zhī fēng)
發音(Pronunciation):bù zhèng zhī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社會上存在的不正之風氣或不道德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正之風是指社會上存在的不正之風氣或不道德的行為。這種風氣通常是一種不公正、不合理、不道德的行為,可能涉及貪污、腐敗、欺詐、偷盜等。不正之風的存在會破壞社會的公平、公正和和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正之風可以用來描述社會、組織或個人的不正之舉。在討論社會問題、批評不道德行為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齊國的公子重耳受到了周邊國家的追殺,他逃到了晉國。晉國的國君晉文公對他非常友善,但有一個官員叫子魚卻對他非常冷漠。子魚的不正之風引起了晉文公的不滿,于是他下令將子魚處死,以表明晉國反對不正之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不正之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存在著嚴重的不正之風,需要加強監管。
2. 不正之風的存在會破壞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正之風與不道德行為、社會腐敗等聯想在一起,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不正當、不正義等,以加深對不正之風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珍惜公共財物,不做不正之風的事情。
2. 初中生:學校要加強教育,杜絕不正之風的出現。
3. 高中生:不正之風的存在會敗壞社會風氣,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共同打造正義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