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藉藉造句
成語(Idiom):人言藉藉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yán jiè j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眾人議論紛紛,言語紛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眾多人言雜亂,眾說紛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件或某個人引起了眾多人的議論和爭議,意味著輿論紛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人言藉藉”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非暴力,何以服事?”子曰:“人言藉藉,其猶言也。”這段對話中,子路問孔子如何行政,孔子回答說:“先行政,然后再勞心思慮。”子路繼續請教,孔子回答說:“不要厭倦。”子路再問如何能服眾人,孔子回答說:“眾人議論紛紛,這還只是言語而已。”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人言藉藉”意味著眾多人的言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人言”和“藉藉”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新聞報道引發了人言藉藉,大家對此議論紛紛。
2. 他的行為引起了人言藉藉,大家對他的評價不一。
3. 這個事件導致了人言藉藉,各方觀點不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人言藉藉”拆解為“人言”和“藉藉”,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藉藉”與“雜亂”聯系起來,形象地描述眾多人的言論紛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輿論相關的成語,如“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有一個新同學,他的到來引起了人言藉藉。
2. 初中生:最近有一部電影上映,觀眾對它的評價人言藉藉。
3. 高中生:考試成績公布后,同學們的議論紛紛,人言藉藉。
4. 大學生:校園里發生的各種事件都會引起人言藉藉,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
-
1、人言藉藉之下,奕劻也挺不住了,親自寫了一個貼子,嚴禁收門包云云。 [查看全部]
精品推薦
- 海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阿勒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
- 神農架林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5℃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哈巴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6/5℃
- 茫崖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果洛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0℃
- 門源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6℃
- 永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