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問俗造句
成語(Idiom):采風問俗(cǎi fēng wèn sú)
發音(Pronunciation):cǎi fēng wèn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采取風俗民情,了解民間風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采風問俗指的是通過實地考察和調查,了解并體驗當地的風俗民情。它強調的是通過實際行動去了解和感受,而不僅僅是聽說或讀書上的了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作者、學者、旅行者等在采訪、寫作、旅行等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去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一則故事。當時,孟子和荀卿一起到楚國采風問俗。他們先后參觀了楚國的山川、河流和城市,還參加了楚國的廟會和民俗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他們深入了解了楚國的風土人情,為后來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采風問俗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采風”和動詞“問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旅行作家,他經常采風問俗,以便更好地了解當地文化。
2. 學者們在采風問俗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關民間藝術的寶貴資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采風問俗”理解為“采取風俗民情,了解民間風情”的意思。可以想象自己在旅行中主動去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體驗當地的文化,這樣可以更好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采風傳統,以及采風在當代文化研究中的應用。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親歷者長,聞者短”等,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積極參加社區的活動,采風問俗,了解我們的家鄉。
2. 初中生: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了博物館,我們采風問俗,學到了很多歷史知識。
3. 高中生:為了更好地寫作文,我去采風問俗,親自體驗了一次當地的農村生活。
精品推薦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0℃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5℃
- 格爾木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浮塵,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