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類而通造句
觸類而通(chù lè ér tōng)
發音:chù lè ér tōng
基本含義:通過觸類類比而得到通達的理解。
詳細解釋:觸類而通是指通過類比、比較相似的事物,從而推理出其他事物的道理或方法。它是一種以類比為基礎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領域的知識或經驗中推廣到其他領域。
使用場景:觸類而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在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時運用類比的能力。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思維敏捷和靈活,能夠快速將已有的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中。
故事起源:觸類而通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個關于觸類而通的故事。故事中,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在學習音樂時,通過觀察牛羊的角度和音樂器具的共通之處,從而領悟到了音樂的原理。這個故事成為了觸類而通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觸類而通是一個四字成語,由“觸類”和“而通”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觸類”是動詞短語,意為“通過接觸、比較相似的事物”;“而通”是連詞短語,表示結果或目的。
例句:
1. 他觸類而通,很快就掌握了這門新技術。
2. 她通過觸類而通的思維,成功解決了這個難題。
記憶技巧:要記憶觸類而通這個成語,可以將其拆分成兩個部分來記憶。首先,記住“觸類”這個詞,它表示通過接觸、比較相似的事物;然后,記住“而通”這個詞,它表示結果或目的。通過理解這兩個部分的含義,可以更好地記憶和理解整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觸類而通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在學習和解決問題時都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觸類而通能力,可以多進行類比思維訓練,比如通過比較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找出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規律。此外,也可以多閱讀和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培養廣泛的興趣和知識基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觸類而通,把學過的加法運算方法運用到了減法上。
初中生:通過觸類而通,我發現了數學和音樂之間的共同點。
高中生:觸類而通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
大學生: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運用觸類而通的方法,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
成人:觸類而通是一種重要的思維能力,對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情況都有很大幫助。
精品推薦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0℃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5℃
- 格爾木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浮塵,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