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齒之邦造句
成語(Idiom):唇齒之邦(chún chǐ zhī bāng)
發音(Pronunciation):chún chǐ zhī b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兩個國家或地區之間關系緊密,互相依存,如唇齒相依一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唇齒之邦是一個形容詞語,意思是兩個國家或地區之間的關系密切,相互依存,就像嘴唇和牙齒緊密結合一樣。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兩個地理位置相鄰的國家或地區之間的關系,表示彼此之間互為利益伴侶,互相依賴,緊密合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國家之間的互利合作關系,也可以用于形容兩個地理位置相鄰的地區之間的緊密聯系。比如,中國和韓國是唇齒之邦,兩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非常緊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唇齒之邦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書籍《左傳》。《左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晉國和齊國之間的關系。當時,晉國的國君問晉國的大夫:“請問齊國對我們晉國有什么影響?”大夫回答說:“齊國是我們晉國的唇齒之邦,如果齊國不穩定,我們晉國也會受到影響。”從此以后,唇齒之邦這個成語就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唇”、“齒”和“之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中美兩國是唇齒之邦,雙方經濟互利合作已經取得很大成果。
2. 作為地理接壤的兩個國家,俄羅斯和中國是唇齒之邦,兩國人民有著深厚的友誼。
3. 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也是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是中國的唇齒之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唇齒之邦”與嘴唇和牙齒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來記憶。想象兩個國家或地區之間的關系就像嘴唇和牙齒一樣密不可分,互相依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唇齒之邦關系,如中國和俄羅斯、中國和巴基斯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中國和韓國是唇齒之邦,我們應該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2. 初中生(13-15歲):中美兩國是唇齒之邦,雙方合作可以實現互利共贏。
3. 高中生(16-18歲):中國和澳大利亞是唇齒之邦,兩國在經濟、教育等方面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精品推薦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0℃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5℃
- 格爾木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浮塵,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