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尸流血造句
成語(Idiom):伏尸流血
發音(Pronunciation):fú shī liú xi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戰場上眾多士兵死亡,血流成河的景象,形容激烈的戰斗或悲慘的局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戰場上大量士兵陣亡的情景。其中,“伏尸”指倒在地上的尸體,“流血”指戰場上血流成河的情況。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戰斗異常激烈,傷亡慘重,局勢非常嚴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描述戰爭、戰斗、沖突等激烈的場面,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局勢非常嚴重或悲慘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秦策一》中,描述了秦國攻打齊國的戰斗場景。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人們引用,用來形容激烈的戰斗或悲慘的局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伏尸”和“流血”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場戰斗非常激烈,敵我雙方伏尸流血。
2. 這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傷亡,整個城市伏尸流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伏尸流血”形象地想象成戰場上尸體遍布,血流成河的情景,用以形容激烈的戰斗或悲慘的局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戰役,如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等,來深入理解“伏尸流血”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7-12歲):在歷史課上,老師講了一堂關于戰爭的課,我學到了“伏尸流血”這個成語。
- 初中生(13-15歲):這部電影里有一場戰斗,場面特別激烈,伏尸流血,很震撼。
- 高中生(16-18歲):這篇小說描寫了一場激烈的戰斗,戰場上伏尸流血,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秦將屠睢的軍隊在西線的西甌地區慘敗,屠睢被殺,“伏尸流血數十萬”。 2、又曰,天狗所下之處,必有大戰,破軍殺將,伏尸流血,天狗食之。 3、楚攻梁,梁堅城守,遂伏尸流血其下。 [查看全部]
精品推薦
- 儋州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運城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5/20℃
- 瑪納斯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5/13℃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迭部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0℃
- 利通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5℃
- 達坂城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塔什庫爾干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3/2℃
- 甘南州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7℃
- 昌吉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