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逼民變造句
成語(Idiom):官逼民變 (guān bī mín biàn)
發音(Pronunciation):guān bī mín b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吏的腐敗和壓迫引發民眾的反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官逼民變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官指官府、官員,逼指迫使、壓迫,民指百姓、庶民,變指變亂、起義。這個成語指的是由于官員的腐敗和壓迫行為,導致民眾不堪忍受,最終引發起義或民變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官逼民變常用于形容社會不公、腐敗現象嚴重,引發民眾不滿甚至爆發暴動的情況。可以用于諷刺官員的貪污腐敗,也可以用于描述社會動蕩的局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官逼民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賈誼傳》中。賈誼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辯論家和政治家,他在《賈子》一文中寫道:“官逼民反,如水火,逼而不得已也。”這句話意味著當官員的腐敗和壓迫達到一定程度時,民眾迫于無奈會采取反抗的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官逼民變的結構為“官 + 逼 + 民 + 變”,每個字都有明確的含義,形象地描述了官員的腐敗壓迫導致民眾起義的過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官逼民變已經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
2. 在歷史上,官逼民變是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用權力逼迫百姓,結果百姓不堪忍受,最終發生了變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歷史上發生的官逼民變事件,了解背后的原因和影響。同時,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民不聊生”、“民怨沸騰”等,來豐富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官逼民變是歷史上一種很嚴重的社會問題。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要警惕官逼民變這種現象,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3. 高中生(16-18歲):通過學習歷史上的官逼民變事件,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社會的變革和進步。
4. 大學生及成年人:官逼民變是社會不公的產物,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改革,推動社會的進步。
-
1、“政治黑暗如此,蚩蚩之氓,如注地獄,是正即所謂官逼民變。 [查看全部]
精品推薦
- 博湖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2℃
- 民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3℃
- 大通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3/9℃
- 達日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3℃
- 昌吉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門源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6℃
- 貴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5℃
- 通渭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2℃
- 瑪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6/8℃
- 隴西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