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風醎雨造句
成語(Idiom):腥風醎雨
發音(Pronunciation):xīng fēng ēng y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戰爭、動亂等情況下的殘酷和兇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腥風醎雨一詞的“腥風”指的是血腥的風,代表著戰亂中的殺戮和屠戮;“醎雨”指的是惡臭的雨水,象征著戰爭中的險惡環境。這個成語形容戰爭、動亂等情況下的殘酷和兇險,給人以極為惡劣的印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戰亂、動亂、社會不安定等情況下的惡劣環境。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或某個時期的動蕩和危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中的“醎雨”一詞,最早出現了腥風醎雨的意象。據說,當時齊國和晉國發生了激烈的戰爭,戰場上鮮血淋漓,尸骸遍地,而且還下起了有惡臭的雨水,形成了腥風醎雨的景象。后來,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戰亂和動亂的惡劣環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腥風醎雨是一個由兩個意象相連的詞組構成的成語,形象地描繪了戰亂中的殘酷和兇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經歷了腥風醎雨,最終才實現了和平與穩定。
2.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人們生活在腥風醎雨之中,無法安居樂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個戰亂的環境中,腥風呼嘯,醎雨傾盆,感受到其中的殘酷和兇險,這樣可以更加深刻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戰爭、動亂相關的成語,如“殺氣騰騰”、“火燒眉毛”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戰爭使人們生活在腥風醎雨之中,很可怕。
2. 初中生(14歲):歷史課上學到了腥風醎雨這個成語,形容了戰爭的殘酷和兇險。
3. 高中生(17歲):在這個動蕩的時期,我們要努力學習,不被腥風醎雨所吞噬。
4. 大學生(20歲):社會不穩定時,人們常常生活在腥風醎雨之中,需要保持警惕和冷靜。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
精品推薦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0℃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5℃
- 格爾木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浮塵,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