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毫厘造句
成語(Idiom):不差毫厘 (bù chā háo lí)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ù chā háo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精確,沒有絲毫的差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事物非常準確,沒有任何誤差或差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工作態(tài)度、技術水平或者評價事物的精確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秋水》:“鳳求凰,無福消受;鶴求仙,無門入室;龍求伯,無術變化;雨求云,無力上升。蓋天之福,無可求也。”其中的“龍求伯,無術變化”,意指龍向伯求助,無法變化形態(tài)。后來,人們將“龍求伯,無術變化”改成了“不差毫厘”,用以形容事物精確無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差毫厘的結構為“不 + 動詞 + 名詞 + 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作品精確到了不差毫厘的地步。
2. 這位醫(yī)生在手術中操作非常準確,毫不差錯。
3. 這臺機器的制造工藝非常精細,每個零件都不差毫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不差毫厘”與精確、準確等詞語進行聯想,同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測量時,用尺子來衡量物體,以表示精確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等,以擴展詞匯量和語境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的繪畫作品經過認真細致的涂色,不差毫厘地還原了大自然的美景。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我們在實驗過程中要做到每個步驟都不差毫厘。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對學習負責,每個知識點都要理解得不差毫厘。
4. 大學生(19-22歲):在編寫論文時,要確保每個觀點都有充分的論證和數據支持,以保證論文的嚴謹性,不差毫厘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精品推薦
- 萬寧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白沙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3℃
- 新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
- 固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10℃
- 陵川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2℃
- 金鳳區(qū)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水磨溝區(qū)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