饔飧不給造句
成語(Idiom):饔飧不給 (yōng sūn bù gěi)
發音(Pronunciation):yōng sūn bù g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給人吃飯,比喻不給人以生活資料或待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饔飧,古代指供奉給神祗的食物;不給,不給予。成語“饔飧不給”原指不給神祗供奉飯食,后引申為不給人以生活資料或待遇。形容對人不給予應有的幫助或照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他人不給予應有的幫助或照顧,或指對下屬、員工等不給予應有的待遇。也可用于描述社會不公、權力不公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三年》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齊國有一個叫孟嘗君的官員,他對待自己的屬下非常苛刻,不給他們飯食,導致屬下們餓得無力工作。有一次,孟嘗君的屬下們餓得實在受不了了,紛紛向齊國君王訴苦。君王聽聞后,對孟嘗君大加責備,因此形成了成語“饔飧不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饔飧+不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冷漠的上司,經常饔飧不給,員工們都很辛苦。
2. 這些貧困地區的居民一直饔飧不給,生活非常艱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饔飧不給”與不給人吃飯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鮮明的印象。可以想象一個人餓得面黃肌瘦,但周圍卻沒有任何食物可供他食用的場景,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不給予幫助或照顧相關的成語,如“見死不救”、“置之不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朋友從來不饔飧不給,他總是愿意幫助我。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很好,不會饔飧不給我們學習資料。
3. 高中生:政府應該關注貧困地區的居民,不能讓他們饔飧不給。
4. 大學生:實習期間,公司對我們待遇很好,沒有饔飧不給的情況發生。
精品推薦
- 萬寧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白沙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3℃
- 新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
- 固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10℃
- 陵川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2℃
- 金鳳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水磨溝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