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不通造句
成語(Idiom):文理不通(wén lǐ bù tōng)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lǐ bù t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文化知識或學識不全面,不通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理不通是由“文”和“理”兩個詞組成的,其中“文”指文學、人文知識,“理”指科學、邏輯等理性知識。文理不通形容一個人在知識面上有所欠缺,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應用文學知識和科學知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學識面狹窄,只懂得某一方面的知識,而對其他領域缺乏了解和理解能力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文理不通”最早見于明代馮夢龍的《岳陽樓記》:“然則文理不通,亦有可觀者,如夫巫山之云雨,洞庭之變態,人言可畏,而神理不究,春秋之義,史官可尚,而臣子不通。”這里形容巫山的云雨和洞庭湖的變態景象,雖然人們對其有所畏懼,但對其背后的原理和道理卻不了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賓結構,由名詞“文”、“理”和動詞“不通”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是個博學者,但在科學方面卻文理不通。
2. 這個學生只懂得文學,對科學方面的知識卻文理不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類比的方式記憶成語“文理不通”,比如可以將“文”想象成代表文學知識的書本,將“理”想象成代表科學知識的計算器,而“不通”則表示二者之間的隔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一門新的學科或領域,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雖然喜歡閱讀,但他對數學一點也不懂,真是文理不通。
2. 初中生:他是個學霸,文理都很強,真是文理通才。
3. 高中生:他對文學和歷史很感興趣,但對物理和化學一竅不通,真是文理不通。
精品推薦
- 城西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陵川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2℃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疏附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白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4℃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岳普湖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9/15℃
- 五家渠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績溪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1/22℃
- 和田地區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