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而起造句
成語(Idiom):拍案而起
發音(Pronunciation):pāi àn ér q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憤怒、激動或震驚而猛烈地拍桌而起,形容極度憤怒或激動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當人們在聽到或看到令人憤怒、激動或震驚的事情時,會突然拍擊桌子或案子,表示強烈的情緒反應。這個成語形容人們因為憤怒、激動或震驚而情緒激烈,表現出強烈的反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人對不公正、不道德或不合理的事情感到憤怒,并表示決心采取行動。可以用來形容在會議上,某人聽到了不合理的建議并表示強烈不滿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明代作家施耐庵的《水滸傳》第三十六回,故事中有一個人叫王倫,他是一個貪財好利的官員。有一次,王倫在宴會上聽到了一位士人的詩作,非常贊賞,并打算借機索取財物。士人對王倫的無理要求感到憤怒,于是拍案而起,表示自己不會屈服。這個故事中的情節成為了“拍案而起”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的固定搭配,沒有變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我聽到那個令人憤怒的新聞時,我忍不住拍案而起。
2. 他聽到了公司要裁員的消息,立刻拍案而起,表示強烈反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拍案而起”這個成語與憤怒、激動的情緒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聽到令人憤怒的事情時,拍擊桌子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拍案而起”意義相近的成語,如“義憤填膺”、“怒發沖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聽到老師對不守規矩的同學縱容,小明拍案而起,表示不滿。
2. 初中生:當我看到那個令人震驚的新聞時,我拍案而起,決定為正義發聲。
3. 高中生:面對社會不公平的現象,我憤怒地拍案而起,決心為改變而努力奮斗。
4. 大學生:在會議上,聽到了不合理的提議,我當即拍案而起,堅決反對。
精品推薦
- 海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阿勒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
- 神農架林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5℃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哈巴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6/5℃
- 茫崖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果洛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0℃
- 門源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6℃
- 永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