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無葬身之地造句
成語(Idiom):死無葬身之地
發音(Pronunciation):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地方可以安葬尸體,形容罪大惡極,無法得到應有的懲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死無葬身之地”源自《史記·淮陰侯列傳》,形容罪惡深重、罪無可恕,無論到哪里都沒有人愿意給他安葬的地方。這個成語表達了對惡人的極度鄙視和唾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壞人惡劣行為極端,罪無可恕,無法得到應有的懲罰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發生在中國戰國時期,淮陰侯劉邦的一位心腹賈人,為了迎合劉邦的心意,殘忍地殺害了一位善良的老人。這個惡行被暴露后,淮陰侯對賈人極為憤怒,決定將其處死。然而,賈人的罪惡行徑如此之惡劣,以至于連死后安葬的地方都沒有,最終成為了“死無葬身之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的固定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罪犯犯下了如此惡劣的罪行,真是死無葬身之地。
2. 他的行為已經到了罪大惡極的地步,不配有死無葬身之地。
3. 這個惡棍傷害了那么多人,死后應該是死無葬身之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惡人犯下了極惡的罪行,最終沒有人愿意給他安葬的地方,形成了“死無葬身之地”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死無葬身之地”相關的成語,如“罪大惡極”、“罪不容誅”等,可以幫助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做了很多壞事,真是個壞人,應該死無葬身之地。
2. 初中生:那個惡棍傷害了很多人,沒有人愿意給他找個葬身之地。
3. 高中生:他犯下了如此罪大惡極的罪行,注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精品推薦
- 萬寧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白沙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3℃
- 新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
- 固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10℃
- 陵川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2℃
- 金鳳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水磨溝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