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造句
成語(Idiom):供不應求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bù yìng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供應的數量無法滿足需求的多樣性和數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供不應求是一個描述供需關系的成語,指的是供應的數量無法滿足需求的多樣性和數量。當某種物品或服務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供應量時,就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供需失衡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供不應求常常用于描述市場上某種商品或服務的狀況。比如,當某種商品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或者某種服務的需求量遠遠超過提供方的能力時,就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供需矛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說林訓》記載了一個關于供不應求的故事。相傳古時候有個人在街上賣鞋,他的鞋子質量好、款式新穎,很快就賣光了。于是,他決定增加生產,但是他生產的鞋子無論質量還是款式都無法滿足顧客的需求,供不應求的局面就這樣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供不應求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供”表示供應,“不”表示不足,“應”表示需求,“求”表示追求。這四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供需關系不平衡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最近這款手機非常熱銷,供不應求,很難買到。
2. 這家餐廳的名額有限,一直供不應求,需要提前預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供不應求這個成語:
1. 想象一個供應商面對大量顧客的需求,但無法滿足他們的請求,形成供不應求的情況。
2. 將“供”字和“不”字放在一起,表示供應不足;將“應”字和“求”字放在一起,表示需求追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延伸學習供不應求這個成語:
1. 研究其他與供需關系相關的成語,如“供銷兩旺”、“求之不得”等。
2. 探索供需關系在經濟學中的應用,了解供需曲線和市場均衡的概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款新游戲太受歡迎了,每次一上架就供不應求,我都買不到。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足球隊太火了,每年都有很多同學想加入,但是名額有限,供不應求。
3. 高中生:最近大家都在搶購這個限量版的鞋子,供不應求的局面一直持續著。
4. 大學生:這個暑假實習的崗位非常搶手,供不應求,我要盡快投遞簡歷。
精品推薦
- 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8/22℃
- 疏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澤州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
- 甘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2℃
- 河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18/3℃
- 昌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5℃
- 康樂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興慶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玉樹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3/4℃
- 阿合奇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